和睿视角 Insights

养老综合体——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萌发的新业态 2021-03-08

概要: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需求日趋多元化,养老建筑形态也随之演变,养老综合体作为养老、养生、休闲、娱乐、医疗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我国自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8.1%。整体来看,我国的老龄化发展呈现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半)失能老人增多、空巢化趋势明显的特征。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养老需求将不再仅限于刚需照护、日常居住和生活照料,老年用品、文娱活动、休闲旅游、养老金融等需求日趋多元化。据社科院《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按照人口结构及GDP增长率测算老年人消费规模的结果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可达11.36万亿元,2035年可达26.81万亿元。

养老问题的解决,必须同时满足老人各方面的需求。老龄化的加深和养老需求的日渐多元化将促使养老建筑在形态上的演变。从单一的养老机构建筑到医养综合体或CCRC可持续照料社区再到“居住+照护+医疗+休闲娱乐+消费”的复合型养老综合体,养老建筑模式的演变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养老综合体,指提供养老、养生、休闲、娱乐、医疗等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由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购物中心(餐饮、娱乐、零售等)、酒店、学校、公园、公寓等组成,并相互作用、高度集合的新型建筑群体。

从老人的需求层级来看,养老综合体应满足以下三种需求:

目前,养老综合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新颖,实践案例并不多,比较典型的有和哥本哈根多龄化混居社区项目。


▷典型案例:新加坡Kampung Admiralty社区综合体

Kampung Admiralty社区综合体是新加坡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模型范本,也是新加坡首个将公共设施和服务空间融合在一个建筑体量里的公共建筑综合体。项目由新加坡建屋局开发,将养老公寓、医疗康养、托幼、老年娱乐、商业、小贩中心、广场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将公共设施和服务融为一体的项目。社区入住申请仅面向55岁以上的老年人。


项目紧邻地铁站,占地0.9公顷,限高45米,用地十分紧张。项目按照TOD开发思路,实施高强度开发,不同于传统情况各部门各自取地,建造出数座相互独立的建筑,而是采用一体化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


建筑在竖向形成了一个垂直村落。

下层为一个社区广场,社区广场像是社区综合体的“起居室”,是一个完全公共、具有极强渗透性的人行空间,将地面空间留给大众,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开展日常活动、季节限定节日庆典的空间。广场地砖的图案、景观和室外休息区向外延伸,以激活综合体与周边建筑的联系。二层大排档餐饮区可以俯瞰整个社区广场,成为综合体里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中层为医疗中心、购物、餐饮、老年公寓等空间,方便老人就近日常就医、消费及休闲娱乐。医疗中心围绕中心庭院,咨询和等候区采用自然采光,同时也为室内提供了舒缓的绿色景观视野。综合体内设有104间老人公寓,分布在两个11层的建筑中,公寓仅面向5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放入住,室内设计将自然通风和采光做到最大化。


顶层打造空中的社区公园,可俯瞰下层的社区广场。公园内除了有梯田绿化景观,还有开放的社区农场、活动中心、托儿所等,局部设置休闲长椅、健身设备等,为老人提供一个绝佳的社交场所。托儿所和老年活动中心并排设置,促进代际沟通。


一体化的设计,三个不同层面的空间囊括了各种建筑功能,促进了功能空间之间的交叉性和多样性,形成一个包容、美好的共享空间,拉近了居住、医疗、社交和商业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同社会人群和家庭代际间的联系。


设计师还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到建筑垂直绿化上,在梯田绿化景观的每一层都布置了集水系统,收集来的雨水会在雨停之后,用做景观用水。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很好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典型案例:哥本哈根多龄化混居社区


该项目位于哥本哈根市诺瑞布罗区,毗邻Sortedam湖,为丹麦本土最大的城市疗养中心。社区由360间疗养公寓,150间青年公寓(20间由自闭症青年居住),20间长者公寓,一个日常护理中心,三间小商店以及诸如咖啡店、手工作坊等组成。


三个宽敞的中庭把一层各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带来足以抵挡风雨的舒适环境。日常护理中心位于社区南端,安静、阳光充足,且正对滨湖公园,拥有最佳的景观视角。长者公寓布局在建筑一层,内部有一个私家花园。青年公寓则布局在一栋单独的建筑内,与主体建筑通过一条步行通道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多层的疗养公寓围合出一个主庭院 -“世代广场”,四周的一层空间内形成了一条环形的内街,串联起各式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城市的一侧设置理发店、小商店、网吧等公共空间,面向内院的一侧是手工作坊和一些康复设施,临湖一侧则设有一个咖啡店以及多功能厅。

居于此,老人的退休生活不会和社会脱节。这个项目提高了社会对福利、幸福度、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认可标准,各种年龄层次的人混合居住,分隔而不分离。


除了以上两个知名项目,养老机构与托儿所的组合建筑,在欧洲国家较为常见。如巴黎养老院,由养老院和托儿所组成,为98位长者和64位儿童提供服务。项目的底层为托儿所,上方为老人居室,自然地促进代际沟通,减弱长者的孤立感。


回顾国内的养老市场,据和睿了解,类似以上新加坡社区综合体的项目暂未出现,目前养老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医养综合体和CCRC长者社区,也有部分设置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养老机构项目。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养老需求的演变,未来养老建筑形态必然会呈现出多样性,且注重与社会的共融。

上一条: 养生酒店——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体验

下一条:困境之下,康养或成二级医院转型佳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