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睿视角 Insights

来自“时间银行”的福音:与时间为友,为养老纾困 2019-07-04

“与时间为友,为养老纾困”


去年两会期间代表提出“全国推广时间银行,助力互助养老”的提议,民政府答复,已将“时间养老”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争取突破。

就在今年2月,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做好志愿者培育工作”,作为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的必选项;政府开始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什么是时间银行?今天和睿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时间银行”的概念由美国人卡恩首次提出,他指出在时间银行里,志愿者通过为他人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目前,时间银行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得到推广,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展了时间银行应用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的探索。

1

国外“时间银行”发展探索

1990年美国成立第一家时间银行,截止今天,时间银行已在世界26个国家获得实践。

其中美国经官方认证的时间银行超过50家,而英国高达108家,20000人参与。

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币”组织、比利时与意大利的“时间银行”、日本的“照护门票”系统、香港的“时分券”等也是典型的代表。

而最为典型的当属瑞士时间银行探索。

瑞士政府在2012年成立瑞士时间银行基金会,有意打造时间银行的概念,将其作为养老的第四支柱;2017年底,政府对时间银行基金会的评估中,整体获得了正面评价。


2

国内时间银行发展探索

在国内,由于时间银行所特有的时间回报机制,让志愿为长者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能从中受益,因而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特别是退休在家、有闲暇时间和富余能力的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到社区志愿为老服务当中来。

由此形成的互助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阶段居家与社区养老资金与服务人力不足的困境,既能满足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养老的愿望,还可以营造互相关爱的养老环境,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

在具体实施层面上,早在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晋阳居委会试点“时间存储式为老服务模式”,通过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介助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将服务时间记录存档,可留存兑换服务。

2004年,北京市丰台区也开展类似“爱心时间银行”组织,开展社区内部人员互助活动。

2005年,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首次建立时间银行,并且建立时间货币机制,服务时间不仅可以留存以后兑换照护服务,还可以兑换实物物品,实现时间银行模式的创新发展。

随后,武汉、成都、广州、济南、南京、太原、珠海等地也相继开展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社区试点。

▲ 武汉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时间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初试,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期间虽然有不少城市对时间银行的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只是在区域内进行了实践,大规模开展的时间效果仍然有待观望。


3

时间银行发展困境

时间银行在中国的实践与推广中,由于存储、转移、提取等操作中受到限制,同时面临着公众不信任的危机,大规模发展与推广面临困境。

和睿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归纳问题有以下三点:

• 时间的存储标准有待完善

不同的服务劳动强度与专业度不同,因此时间的衡量标准应不同,体现不同强度与不同技术含量劳动付出的公平性。数据需要大量人力记录,劳动力成本较高,且数据不易长存储,易丢失或篡改。

• 通存通兑面临瓶颈

目前时间银行只限于社区、区域内部的开展,跨地区的转移或者提取存在困难,成为制约时间银行推广的制度瓶颈。另外目前可供兑换的资源有限,影响服务提供的积极性;

• 公众对传统公益机构不信任

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互助的循环服务模式,这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人们缺乏义务感和认同感,人际关系淡漠疏远,社会资本匮乏,组织集体行动就会十分困难。

时间银行的建设往往着眼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这更加挑战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另外持续型的服务提供与时间存储存在不安全感,也会导致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循环效果大打折扣。


4

时间银行的未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压力不断增大,政府层面日益重视时间银行的发展,不断探索新型养老模式,以求解决养老发展困境。

同时,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也为时间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目前已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突破,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

政府发布的《试点工作方案》中将通过多个试点探索“时间银行”的未来发展,并不断鼓励可运行的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在政府的支持下,必然使得时间银行的存储与计量标准不断完善与统一,时间的存储与转移操作也将更加便利,细节的完善,有利于时间银行的大规模、连锁化发展。

政府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大力支持,也有利于改变现阶段时间银行面临的公众不信任,难以推广的困境,同时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良好环境。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于时间银行记录以及数据存储以及传统公益机构信息的难以透明公开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未来时间银行可以运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功能记录,无需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并且将全球各节点之间的公益服务记录在链上,分布式存储永不丢失,无论发起者和机构是否存在,数据永远都在链上。

区块链的信任共识机制,可以增加参与者对于时间银行的信任,可以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到时间银行养老公益事业中来。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时间银行也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

2018年12月,全国首家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岛正式启用,该电子银行平台以平安医保科技的“城市一账通”APP为独家技术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志愿者服务大家“时间交换平台”,将服务时间计入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深度运用于平安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颠覆单项输出的常规支援服务模式。

▶ 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岛正式启用。

2019年3月,广州义工联与广东省信用协会进行社会信用评价战略合作签约,并发布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上线测试,首批选取50个义工服务站点及500名义工。该APP通过扫码+现场签到相结合的形式对义工服务时数进行记录后,自动生成相应的“时间积分”。


5

结语

时间银行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被公认为是我国社会未来养老服务实践中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随着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发展,为时间银行的连锁化与持续性经营提供条件,加之政府支持以及新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但从养老本质上看,时间银行虽然可以缓解目前养老的问题,但也只能稍微缓解养老的压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因为时间银行只能提供服务,无法承担全面的照顾,因此要想将它作为基本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可能还需要非常长的考察期。


上一条: 和睿日本考察案例——蜂谷园特别养护老人院,物美价廉,介护老人放心的选择!

下一条:来自云南的康养旅居酒店成功之道——昆明云间旅居

返回